当前位置:首页 > 上海财政补贴 > 正文内容

上海就乡村振兴开展专题询问15个部门应询

admin9个月前 (09-30)上海财政补贴23

  上海正在打造超大城市乡村振兴的样板,如何让广大市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的农产品?如何拓宽农民增收渠道,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如何让农业人才引进来,留得住?

  9月26日上午,上海市第十六届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对关于检查本市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振兴促进法》《上海市乡村振兴促进条例》情况的报告开展专题询问。市农业农村委、市发改委、市财政局等15个部门负责人到会应询。

  “上海的农业资源比较分散,目前主粮的种子自给率比较高,但是蔬菜、瓜果种源的自给率较低。”毛祥东委员问道,如何让广大市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的农产品?

  “种业不单是农业的一部分,而是可以作为现代科技产业单独发展,种子是现在生物育种技术的一个载体。”市农业农村委主任冯志勇表示,目前上海持证的种业企业158家,其中有6家是国家重点农业龙头企业,还有3家是国家核心育种场,但上海的种业企业总体上规模偏小,种业创新的主体偏弱,培养具有影响力的种业企业是下一步工作的首要任务。

  其次,也要强化优势种子资源的科技创新,支持种业的快速形成和发展壮大。冯志勇表示,上海正积极参与国家的重大攻关项目,比如大豆、西兰花等。还要培养一系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品种,比如说上海非常有名的食用玉米、白菜、香菇。

  农业科技进步是发展都市现代农业的重要支撑,也是推进乡村振兴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史吉平委员提出,“目前本市农业科技前沿新技术突破能力弱,农业科学研究布局和产业需求存在着一定差距,该怎么办?”

  “藏粮于技是主要是靠科技进步进行产业支撑,通过科技要产量、要质量、要效益。”市农业农村委负责人表示,上海的农业科技综合贡献率已经超过80%,居于全国各省市之首,但产业发展势头并不强劲。原因主要是许多科研成果在上海的应用场景较少,比如智慧农业里的无人驾驶拖拉机,在上海只需要几百台,更多的产品则是面向全国销售。

  政府基金的支持对于创新驱动也有显著作用。市科委有关负责人列举了一组数据:2023年,本市科技创新的行动计划中农业科技攻关项目立项108项,合计资助7000多万元。本市农业生物基因中心主持的水稻遗传资源的创制保护和研究利用项目,曾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这些项目的产学研合作成果,将成为行业关键技术的重要支撑。

  “一法一条例”对于强化金融支持乡镇振兴,完善土地出让收入使用范围做了明确的规定。要求投入力度不断增强,总量持续增加,设立乡村振兴专项基金,创新惠农金融产品和服务。

  但执法检查发现,乡村建设仍然以政府财政投入为主,投融资渠道还不够多元,社会资本对乡村建设的参与度还不够高。对此,金为民委员问道,如何健全乡村振兴多元投入机制?进一步鼓励引导社会资本参与乡村振兴?

  市财政局局长王华杰表示,要持续发挥财政资金的引领撬动作用,持续推进农业保险高质量发展,着力构建完善政策性保险体系。2022年市级财政安排农业保险补贴约2.5亿元,带动保险保障的金额约337亿元,为农业安全生产农民收入稳定保驾护航。

  此外,上海还建立政策性农业信贷担保体系,市级财政投入2亿元设立农业信贷担保资金,专项支持各类农业经营主体开展农业担保贷款,5年来规模扩大5倍以上,同时进一步统筹各类政府性融资担保,形成农业+中小微担保联动机制;还开展涉农贷款贴息贴费,2022年市级财政安排贴息贴费资金0.7亿元,支持带动涉农贷款约70亿元。

  如何拓宽农民增收渠道,缩小城乡收入差距

  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共同富裕,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出发点落脚点。

  许伟书委员提到,2022年上海市农村常住经营人均可支配收入水平为39729元,虽然在全国省级单位中排名第五,但在长三角城市中仅排名第九,“本市在拓宽农民增收渠道,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方面,将采取哪些措施?”

  “首先要明确,哪些人是农民。”市农业农村委负责人表示,目前上海住在农村的户籍人口有119万人,但实际上从事农业劳动的只有25万人,还有非农就业的近90万人。

  对于农业从业人员,提高收入就是提高其劳动生产力和土地产出率。而老年农民的收入主要是城乡居民基本养老,财政过去几年已经连续提高基础养老金的水平。市农业农村委负责人指出,不能“用死钱养活人”,目前也在研究农民集体经济发展如何在养老金方面进行统筹安排。

  对于2001年以后出生的“小农民”,要加快市民化,提升就业质量,同时发展现代高端服务业和都市现代农业,目前上海许多无人农场就是年轻人在操作,还有一些农村电商产业,通过这种方式增加新农民的就业。

  人才是支撑发展的头部资源,乡村振兴也不例外。

  何少华委员讲到,在调研中,9个市涉农区都反映,当前农业农村人才队伍年龄偏大,学历偏低,队伍结构亟待优化,全市农业从业人员平均年龄达57.7岁,大专学历上学率仅占4%。有文化等技术会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少,熟悉网络经济、旅游文化、电商产业等复合型新业态名词更少。“如何建设乡村振兴人才队伍的配套政策机制?”

  “农村人才的这些问题确实是存在的。”市人社局回答,在人才引进方面,已将种源种业这些单位作为人才引进的重点机构,给予员工落户优惠。同时配备各类社会福利政策,如参加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就能以灵活就业的身份参加职工保险。此外,在职称评定方面也做了一些改革,为专业技术人员留在农村创造了条件。

葛毅明微信号
公司注册/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版权声明:本文由注册公司招商引税奖励平台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

“上海就乡村振兴开展专题询问15个部门应询” 的相关文章

2023上海电商补贴政策细则蕞新

2023上海电商补贴政策细则蕞新

  为做好稳岗留工,保障全市电商平台配送顺畅,上海市商务委员会、上海市财政局印发《上海市电商平台一线从业人员阶段性财政补贴实施细则》,具体可详见下文。   上海市电商平台一线从业人员阶段性财政补贴实施细则   根据《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支持本市...

2023财政部新能源补贴

2023财政部新能源补贴

  汽车补贴2023蕞新政策如下:对购置日期在2023年1月1日至2023年12月31日期间内的新能源汽车,免征车辆购置税。   2023年购买新能源汽车将不再享受补贴。从2022年12月31日起,国家对购买新能源汽车的不再发放补贴政策,但对于今年年底到期的免征新能源汽...

2024年居民医保集中缴费期将到来个人缴费和财政补贴实施新标准

2024年居民医保集中缴费期将到来个人缴费和财政补贴实施新标准

  8月26日,国家医保局公布了《关于做好2024年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障有关工作的通知》。通知中明确提到,各省份要逐步推动集中征缴期的统一,2025年2月底前要完成2025年度的居民医保缴费工作。   其实,全国大多数地方都是要求在当年12月底前完成...

“十一”假期车市销售火爆:新能源车受追捧试驾需提前预约

“十一”假期车市销售火爆:新能源车受追捧试驾需提前预约

  “假期看车的人很多,也确实有不少都是先来看Mate 60、后被车吸引的。”   10月3日,一名华为门店销售人员向澎湃新闻记者介绍,“十一”期间,许多消费者前往华为门店选购手机等电子产品,这也为门店内的AITO问界车型增加不少人气。   AITO问...

“打不过就坑”欧盟对中国电动汽车发起反补贴调查纯属作茧自缚

“打不过就坑”欧盟对中国电动汽车发起反补贴调查纯属作茧自缚

  欧盟对中国电动汽车发起反补贴调查,无非是想要通过贸易保护,阻碍中国电动汽车进入欧洲市场。问题在于,汽车是个高度全球化的产业,需要开放的市场,进行公平竞争,而不是保护主义。如果欧盟对中国电动汽车随意挥舞贸易保护主义大棒,必将给全球电动汽车的发展蒙上阴影,迟滞包括欧盟在内的全球汽车产业转...

“贵酒”之争再开庭上海贵酒主营产品市面难寻踪迹

“贵酒”之争再开庭上海贵酒主营产品市面难寻踪迹

  近日,贵州贵酒与上海贵酒的商标权纠纷案再度开庭。而三个月前,法院判定上海贵酒未涉不正当竞争,并驳回贵州贵酒部分诉求后,该纠纷仍未告一段落,这也意味着“贵酒之争”已经拉扯了三年之久。   近年来,尽管深陷“两贵之争”,但上海贵酒却凭借“十七光年”等年轻化产品走进大众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