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上海财政补贴 > 正文内容

以更大责任担当更加务实举措助推库区高质量发展

admin9个月前 (09-30)上海财政补贴17

  “31年来,北京始终把对口支援作为光荣的政治任务、义不容辞的责任和分内之事”

  “吉林帮助巫溪1.2万名贫困户通过种植马铃薯实现脱贫,脱毒马铃薯被当地群众称为‘脱贫薯’‘致富薯’”

  “上海与万州等地实施结对支援以来,累计提供财政援助资金15.2亿元,援助项目惠及移民群众20多万人”

  “31年来,江苏累计安排援助资金近8亿元,培训干部人才8676人次,实施援建项目679个,助销农特产品超10亿元”

  “南粤广东与重庆巫山,因三峡外迁移民扶持和对口支援工作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浙江与涪陵充分利用对口支援纽带,牢牢把握产业发展重点,不断深化拓展合作”

  在全国对口支援三峡库区工作三十年的特殊节点,在推进实施新一轮全国对口支援三峡库区合作规划、加快推动三峡库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阶段,10月20日,在第十四届全国对口支援三峡工程重庆库区经贸洽谈会(简称“支洽会”)期间,全国对口支援三峡库区工作座谈会举行。

  座谈会上,北京市、吉林省、上海市、江苏省、广东省、大连市、宁波市和重庆市涪陵区代表作交流发言,大家总结经验、分享成果,抚今追昔、展望未来,围绕加强库区生态环境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打造库区优势产业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增强库区基本公共服务和民生保障能力、推进库区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提升库区开放合作水平等方面,共话共建美丽繁荣和谐新库区。

  累计投入援助资金10.87亿元对口支援巴东

  “31年来,北京始终把对口支援作为光荣的政治任务、义不容辞的责任和分内之事。”北京市支援合作办公室二级巡视员赵振业说,1992至今,北京市累计投入援助资金10.87亿元,实施援建项目289个,66个市直部门、11个区县和29家企业先后参与对口支援湖北巴东工作,助力巴东县在基础设施、产业发展、社会事业、人才培养等方面持续改善。

  北京将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对口支援工作首要任务,实施了一批精准帮扶项目,为巴东县加快推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注入强劲动力。比如,利用1300万元援助资金建设的巴东县民族小学食堂项目,就解决了该校自建校以来无食堂的历史,有效改善了学生营养状况;利用1000万元援助资金实施的巴东县铁厂荒水厂改扩建工程,有效解决了周边地区约5万群众饮水难题。

  与此同时,北京还发挥首都优势,助力巴东特色产业发展质效显著提升。比如,结合巴东中医药资源优势,协调首都医科大学与巴东县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协助制定《巴东县中药材产业发展规划》,助力打造道地药材品牌、拓宽市场渠道。

  “下一步,北京市将坚持全面支援、精准支援,围绕生态环保、公共服务、特色产业、乡村振兴、干部人才等重点领域,持续深入推进对口支援巴东工作。”赵振业说道。

  助力巫溪将“小土豆”发展成为“大产业”

  “自1992年以来,我们构建了全方位、多领域的对口支援格局,在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和产业发展等领域给予了真帮实扶,架起了吉林与重庆巫溪的友谊之桥、开放之桥、发展之桥。”吉林省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副主任刘日昊说。

  为深入了解巫溪当地发展的难点痛点,提高对口支援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帮扶部门和单位坚持开展常态化实地调研,走访各乡镇各部门,到田间地头、农户家中和普通群众促膝交流。

  比如,针对巫溪农产品品质好、销售天花板低、农民增收乏力等实际情况,邀请知名电商企业组织实战培训,为各乡镇打造专业化电商直播团队,并将电商实训推广到整个三峡库区,300多名参训群众中涌现出了一批网红达人。

  刘日昊介绍,针对巫溪马铃薯种植面积大、耕种农户多、经济效益低的现实,对口支援的部门和单位大力引进脱毒马铃薯培育技术,推广先进种植管理经验,将“小土豆”发展成为“大产业”,累计帮助1.2万名贫困户通过种植马铃薯实现脱贫,户均增收3000余元。如今,脱毒马铃薯已被当地群众称为“脱贫薯”“致富薯”。

  刘日昊表示,将在水利部指导下,积极配合重庆市,将对口支援巫溪合作事业进一步做深做细做实,继续用心用情用力助力巫溪创造美好未来。

  围绕“搬得出、稳得住、逐步能致富”下功夫

  “上海市与重庆市万州区、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区实施结对支援以来,累计提供财政援助资金15.2亿元、安排项目1500余个,援助项目惠及移民群众20多万人,为移民安稳致富作出了应有的贡献。”上海市政府合作交流办公室党组书记、主任潘晓岗介绍,上海特地安排黄浦、静安两个经济实力强区对口帮扶,实现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帮扶。

  潘晓岗回忆,在结对初期,按照“搬得出、稳得住、逐步能致富”要求,上海筹措4000万元,在8个移民安置点实施“五个一”工程,让后靠移民近2000人从“搬得走”变成“稳得住”;投入资金近3亿元,在上海崇明、金山、奉贤等7个区安置三峡移民1835户7519名,帮助移民搬得安、住得顺、融得进。

  结对以来,上海累计投入资金近6亿元,在50多个移民街道、小区开展综合帮扶和治理,新建便民服务中心、福利院等40余个,打造了一批“幸福街区”;修缮硬化偏远乡村道路约85公里,配套建设饮水、供电、通信等基础设施;安排资金近1000万元,支持万州新田镇义和村、夷陵三斗坪镇中堡村“整村规划、整村设计”。

  上海还围绕强化社会事业、提升公共服务能力,强化产业合作、促进移民就业增收,强化人才培养、助力地区高质量发展等方面,精准施策、精准发力,助力两地高质量发展。

  助力破解消落带植被恢复“世界级生态难题”

  江苏省政府副秘书长、办公厅主任谢润盛介绍,江苏自1992年起对口支援重庆市万州区、云阳县和湖北省秭归县。31年来,聚焦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深化产业协作和交流合作,累计安排援助资金近8亿元,培训干部人才8676人次,实施援建项目679个,助销农特产品超10亿元。

  “我们着眼长远发展,不断培育造血功能,助力增强库区经济发展动能。”谢润盛说。

  助力产业发展方面,江苏支援云阳县建设集科研、栽培、加工、销售和技术推广于一体的现代农业食用菌示范基地,合作共建万州经开区、云阳江苏产业园、秭归江苏工业园、渝东环保产业园等平台载体,持续实施“百企进库区”行动,帮助引进恒顺醋业、AB集团、红太阳集团、大全新能源、苏美达等一批江苏企业。

  助力市场拓展方面,江苏协调81家综合医院和中医院采购云阳中药饮片等产品,培育壮大云海、万力药业等一批中医药企业;组织实施“万人游三峡”活动,开通南京至万州直飞航班。

  助力筑牢长江经济带生态屏障,江苏省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选育的“中山杉”在长江消落带栽种面积超1200亩、10万余株,绿化45公里,帮助破解了高大乔木在大型水利设施消落带植被恢复上的“世界级生态难题”。

  用好“三个平台”推动产业发展创新协作

  “南粤广东与重庆巫山,因三峡外迁移民扶持和对口支援工作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广东省水利厅党组书记、厅长王立新说,广东情牵库区、心系巫山,先后援建教育、交通、水利等项目517个,安置移民7005人,援助资金8.11亿元,为推动巫山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作出了广东贡献。

  多年来,广东坚持“输血+造血”的对口支援模式,帮助巫山增强经济发展内生动力。

  一是用好招商平台,围绕生物制药、食品加工、劳动密集型产业等产业发展,大力开展招商推介,引导一批企业赴巫山投资兴业;打造庙党、天麻等千亩中草药、绿色蔬菜种植基地,有效带动了巫山中药材产业发展。

  二是用好旅游平台,开通巫山到广州、深圳2条航线,支持巫山设立驻粤旅游营销和招商引资工作组,策划实施“广州情·巫山行”“看巫山红叶·品三峡全景”等系列活动。

  三是用好宣展平台,邀请巫山参加广东省农博会、广州市博览会、深圳文博会等重要展会,支持巫山举办优质农产品推介活动和品牌推介会,让巫山农产品借助广东这一“窗口”走向广阔市场。

  “接下来,我们将持续深化广东对口支援巫山互利共赢合作关系,重点加强交流互访、人才帮扶、产业协作,确保对口支援工作取得新成效。”王立新说道。

  科学确定援建项目提升移民幸福感获得感

  大连市政府副秘书长张晓峰介绍,自1995年对口支援湖北省兴山县以来,大连市结合兴山县发展实际,持续加大对口支援工作力度。截至目前,累计向兴山县提供无偿援助资金1.765亿元,援建移民搬迁安置、基础设施、社会事业、移民小区综合帮扶等项目139个,举办培训班16期,培训各类干部人才986人次。

  “大连在持续加大无偿援助资金力度的同时,尤其注重援建项目的科学性。”张晓峰说,大连将援助资金纳入财政预算,保证资金计划安排和适度递增,补强兴山县基础设施短板,在提高基本公共服务能力的同时,还结合兴山县实际,科学确定援建项目。

  比如,援建的大连路、宝峡移民公路等项目,有效解决了库区移民群众出行难题和民生问题;援建的昭君纪念馆、新县城拦水橡胶坝等项目,进一步提升了兴山旅游功能及水库库容调节功能;援建的兴山县中医院业务综合楼、兴山县体育馆和青少年活动中心、峡口镇移民小区、古夫镇邓家坝幼儿园等项目,极大改善了移民小区人居环境和公共服务能力,提升了库区移民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他表示,大连将以更大的责任担当、更加深厚的情感、更加务实的举措,继续在资金支持、产业合作、人才培训、结对支援等方面加大工作力度,助力兴山加快高质量发展。

  与万州架起立体、便捷互联互通新桥梁

  “我们坚定‘支援万州就是发展宁波’理念,坚持按照‘万州所需、宁波所能、群众所盼’编制对口支援规划,让对口支援工作结出累累硕果,让两地结下了深厚感情。”浙江省宁波市对口支援和区域合作局党组成员、二级巡视员陈昊介绍。

  截至目前,宁波累计实施对口支援项目323个,到位各类资金9亿余元,为万州移民搬迁、安稳致富和经济社会发展贡献了宁波力量。

  2018年初,“渝甬班列”作为两地“港铁联运”和“一带一路”新通道的重要部分正式开通运行,万州经由宁波舟山港出口时间由15天缩短至57小时,极大提高了运输效率,相当于让万州在宁波拥有了自己的“海港”,实现了海铁“1+1>2”的喜人效果。

  2017年底,甬万直航开通,并逐步加密至每天一班,已累计运行航班超过1200个,旅客吞吐量近27万人次,共投入财政补贴2600余万元。

  如今,甬万两地在海路、铁路、空路架起了立体、便捷的互联互通新桥梁,联系更加紧密,交流更加顺畅,合作更加深入,前景更加广阔。

  陈昊表示,宁波将通过大力培育公共服务、产业发展、人才培育等具有宁波辨识度的“金名片”,持续打造对口支援三峡工作升级版。

  重庆市涪陵区政府副区长石泽林介绍,涪陵是三峡工程主要淹没区县之一。对口支援以来,浙江省持之以恒支援涪陵三峡移民及后续工作,累计实施对口支援经济合作项目124个,安置企业职工和移民2万余人次;实施公益事业建设项目1102个,到位无偿捐赠资金4.58亿元;干部挂职锻炼533人次,培训干部、医生、教师、移民致富带头人等2200余人次,吸纳移民劳务输出2万余人次,接收涪陵农村移民外迁安置350户、1419人,有力推动了涪陵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除了携手打造山海共富农优产品展销窗口,让涪陵榨菜、油醪糟、腌腊制品等农副产品借助浙江消费帮扶新模式进入长江三角洲地区,双方在产业合作方面更是花繁果硕。

  “浙江与涪陵充分利用对口支援纽带,牢牢把握产业发展重点,坚持‘优势互补、互惠互利、长期合作、共同发展’原则和‘对口支援无小事’理念,不断深化拓展合作。”石泽林说,2019年,涪陵成为三峡工程重庆库区GDP率先超千亿元的移民区县;2023年,浙涪新签约经贸合作项目7个,协议投资达265.5亿元,促成娃哈哈集团、华峰集团、万凯新材料、卡涞科技、青山实业等浙江企业与涪陵本土企业合作,助力涪陵不断完善产业体系。

  重庆巴南:专精特新“小巨人”领跑汽车新领域

  桴之科改造后的汽车。耿骏宇摄 人民网重庆10月20日电 (记者胡虹)一枚雷达芯片不仅可以在雨雾天气下观察路面情况,还能精准测量与前车的安全行驶距离提醒司机避让;27年潜心研发终于让国产飞行器装上“中国心脏”,填补国内航空活塞发动机的空白;通过清洁直运+高效转运模式,让垃圾高效、密闭完成中转,助力实现“无废亚运”…… 10月19日,在位于重庆巴南的研发中心,重庆桴之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简称桴之科)董事长董理理如数家珍一般,介绍着企业近年来自主研发的一键启动、思锐车联网、云钥匙、远键遥控启动、77G多功能毫米波雷达等一系列高端电子产品。…

  重庆江津:产教融合赋能“小巨人”科技创新

  重庆江津东科模具车间。耿骏宇摄 人民网重庆10月20日电 (记者胡虹)在刚发布的重庆市2022年专精特新企业名单中,江津区74家企业入选,新增企业数排重庆区县第三名。…

  第十四届“支洽会”签约项目76个 总投资1237.4亿元

  签约活动现场。侯本艳摄 人民网重庆10月20日电 10月19日,第十四届全国对口支援三峡工程重庆库区经贸洽谈会(以下简称“支洽会”)主体活动在重庆市万州区拉开帷幕。…

  人民日报社概况关于人民网报社招聘招聘英才广告服务合作加盟供稿服务数据服务网站声明网站律师信息保护联系我们

  人民日报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举报邮箱:

  人民网服务邮箱: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举报邮箱:rmw

  人 民 网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葛毅明微信号
公司注册/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版权声明:本文由注册公司招商引税奖励平台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

“以更大责任担当更加务实举措助推库区高质量发展” 的相关文章

15亿元!上海实施新一轮绿色智能家电消费补贴政策

15亿元!上海实施新一轮绿色智能家电消费补贴政策

  央广网上海3月30日消息(记者林馥榆)3月30日,“2024上海家电以旧换新嘉年华暨促进绿色智能家电消费补贴活动”正式启动。活动当天正是2024年“上海市促进绿色智能家电消费补贴政策”实施的首日。   此前,上海市商务委、市发展改革委、市财政局联合发布通知,为贯彻落...

15亿元!上海家电消费补贴政策开始实施

15亿元!上海家电消费补贴政策开始实施

  据上海市商务委消息,自3月30日起,上海市商务委、市发展改革委和市财政局实施促进绿色智能家电消费补贴政策,截止日期为12月31日。   根据补贴政策,个人消费者在参与企业的门店可购买若干件符合条件的补贴产品,按照剔除所有折扣优惠后成交价格的10%享受一次立减补贴,补...

2020年上海市浦东新区财政补贴及银行贷款贴息政策说明

2020年上海市浦东新区财政补贴及银行贷款贴息政策说明

  1、浦东新区中小微企业,已结清的企业贷款(含企业信用贷和经营用途的房产抵押贷款)。首贷100%,次贷返还70%,不限行业和资质。虹口、普陀等区50%(有贷款类型限制,详情可私聊Rose)。   PS:松江区2019年高新企业区财政补贴20万   全...

2022上海市促进汽车消费补贴实施细则

2022上海市促进汽车消费补贴实施细则

  为促进我市新能源汽车消费,市发展改革委、市财政局制订了《上海市促进汽车消费补贴实施细则》,规定自2022年6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   2022上海市促进汽车消费补贴实施细则   为促进我市新能源汽车消费,市发展改革委、市财政局制订了《上...

2023上海大学生获得一次性经济补贴发放范围的外省市院校名单

2023上海大学生获得一次性经济补贴发放范围的外省市院校名单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关于2023年继续对报考外省市普通高校的本市生源考生实行优惠政策的通知明确,被指定外省市院校录取的学生可以一次性获的补贴。具体院校名单如下:   根据《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关于2023年继续对报考外省市普通高校的本市生源考生实行优惠政策的通知》(沪教委学...

2023上海燃油车购车补贴申请流程及时间

2023上海燃油车购车补贴申请流程及时间

  2023上海燃油车购车补贴申请时间:即日起-2024年1月31日。申请流程分为:申请—审核-异议复核-资金拨付,具体如下。   开始时间:2023年9月14日起(政策发布之日起)   截止时间:2024年1月31日(异议复核申请截止日期为202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