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文物学税法上海税馆联合创新推进青少年税收普法
“找到了,我找到了!这个就是刚刚税务老师提到的易知由单。”指着橱窗里的文物,来自上海市娄山中学的学生李博闻高兴地对同学说。
日前,“跟着文物学税法”青少年税收普法专题活动在上海市历史博物馆举行。上海税务部门与上海市历史博物馆深度合作,邀请中学生走进博物馆探文物、学税法,进一步拓展青少年税收普法阵地,探索实践税馆联合开展税收文物普法的新篇章。
图说:中学生走进博物馆探文物、学税法 采访对象供图/下同
“如果税收文物会说话,那么它会告诉你,中国历史上蕞早的税务机构诞生于何时……”活动中,来自长宁区税务局的税务干部,结合馆藏税收文物,开展了“如果税收文物会说话”税宣小课堂,从发票的前世今生、印花税等税种的变迁等方面为学生们普及税法知识。
课程结束后,中学生们走进博物馆展厅,开启税收文物的探寻之旅,通过线索卡提示,找寻馆内有代表性的税收文物。
“这是易知由单。”面对馆内参观市民的询问,刚刚找到税收文物的李博闻一点儿也不怯场,“‘易’是容易的意思,‘知’是知道,“由”是事由,“单”就是单据,合起来“易知由单”就是容易知道事由的单据。它是一个纳税通知书,是古代官府用来征收田赋的通知单。”
“这个是江海北关界石,也是税收文物,它既见证了鸦片战争的历史,也反映了关税的前世今生。”另一名学生杨佳乐指着旁边一块界石热心地介绍,“中华文化上下五千年,不同时代的税收文物,记载了税制的变化,见证了时代的变迁。”
活动现场,国家税务总局上海市税务局党委委员、总会计师余静与上海市历史博物馆党总支书记、馆长周群华共同揭牌“‘跟着文物学税法’普法实践基地”。
图说:跟着文物学税法普法实践基地揭牌
“此次历史博物馆与税务部门联合打造普法实践基地,将文物普及与税法宣传相结合,是一次很有意义的‘跨界合作’,既可以帮助社会公众了解税收知识、增强税收法治意识,也可以让更多人走近文物、了解上海历史。”周群华馆长说。
此外,为推动青少年税收普法常态化,长宁区税务局聘请了娄山中学学生代表为“跟着文物学税法”青少年志愿者,通过中学生绘声绘色地讲解,在课外时间帮助前来参观的社会公众了解税收文物背后的故事。
国家税务总局上海市税务局党委委员、总会计师余静表示,下阶段,税务部门将持续深化与历史博物馆的税收普法共建,积极拓展税收普法阵地,创新打造精品税收普法项目,建立青少年税收法治宣传教育长效机制,进一步完善税务机关、学校和社会共同参与的青少年税收法治宣传教育格局。
通讯员 朱礼庆 新民晚报记者 杨硕

公司注册/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版权声明:本文由注册公司招商引税奖励平台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