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收“出海指南”护航上海税务助力“中国建造”扬帆远航
近年来,在“一带一路”倡议下,来自上海的中国基建工程在世界越来越多的地方留下足迹。如何让企业“出海”降低风险安全远航?一直以来,上海税务部门主动作为,为企业提供针对性的税收“出海指南”,为企业扬帆远航注入了强大信心。
在印尼首都雅加达北部一片松软的沿海沼泽地上,一座总规划面积60平方公里的PIK新城拔地而起,已成为印尼的新地标,游人如织。完成“沼泽地上起高楼”壮举的是一家来自上海市金山区的民营企业——上海港湾基础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在建筑行业,软土硬化是世界性难题。”港湾集团董事长徐士龙介绍,其自主研发出快速高真空击密法的软地基加固处理新技术,这项技术不用添加任何材料,通过用真空制造压力差,把软土分子间不易流动的水挤出来,从而使软土硬化,可以做建筑地基。”
2003年,这项新技术率先在上海外高桥港区软土地基加固处理项目中大获成功。随后数年,徐士龙带领公司先后参与国内300多个沿海大项目工程建设。2008年,港湾集团开始走向世界,十多年来,海外市场业务占集团业务比例超过80%,其中超过八成位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地区)。
“不同国家税收政策不一,协定条款也存在差异,这给公司‘走出去’带来了不少挑战。”徐士龙说,“税务部门专门组建专家小组上门辅导,帮助我们全面了解有关国家的蕞新税收政策,仅新加坡一地就帮企业顺利抵免境外税收近700万元。”
据了解,近年来,税务部门不断丰富完善《国别(地区)投资税收指南》,现已基本覆盖共建“一带一路”主要国家(地区)及我国境外其他主要投资目的地,为“走出去”企业提供税收指引,助力行稳致远。
同样在外“打拼”的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作为国家电投的境外业务主体之一,已成为核电乘“一带一路”东风出海的先锋。在旁遮普平原柴尔沙漠的西北部,由其参与设计建造的恰希玛核电站正源源不断地提供绿色、稳定的电力,为巴基斯坦人民点亮万家灯火。
“出海之路走得稳、走得远,需要克服很多困难。”上海核工院总经理王明弹表示,面对企业的顾虑,税务部门开展调研问需、进行精准服务、派出专业团队进行现场辅导……不断升级的税务服务包,让企业手握“指南”,安心出海。
上海市税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上海市税务部门将持续为“走出去”企业提供更具前瞻性和个性化的宣传辅导,不断提升服务质效,为企业扬帆远航助力添翼。
文:周渊编辑:商慧责任编辑:唐玮婕

公司注册/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版权声明:本文由注册公司招商引税奖励平台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