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税收优惠虚开发票?严打!
为助企纾困,一系列税收优惠政策陆续出台。然而,有的不法分子“借机”虚开发票实施犯罪。记者今天从上海市公安局获悉,今年以来,全市公安机关侦破利用税收优惠政策实施虚开发票犯罪案件70余起,抓获犯罪嫌疑人180余人,涉案金额10亿余元。不法分子主要采用以下招数。
● 招数一 骗取应聘者信息,开空壳公司
今年1月,上海市公安局经侦总队会同上海税务稽查部门开展研判时,发现了一些“开票”异常的小规模纳税人企业。其中,有60余家公司由石某一人控制,这迅速引起了警方的警觉。经查,犯罪嫌疑人石某发布招聘广告,获取求职人员的身份信息,注册成立空壳公司。石某还教唆指使部分求职人员担任公司开票人,以收取票面金额5‰至1%费用的方式对外大肆虚开发票。
历经数月缜密侦查后,警方一举抓获以石某为首的职业虚开犯罪团伙人员9名,捣毁开票窝点3处,查获其控制的空壳公司60余家,下游受票公司超3000家,涉案金额达2亿余元。目前,案件在进一步侦办中。
● 招数二 以合理避税为名,线上发广告
市公安局经侦总队前期在网络巡查中发现,犯罪嫌疑人刘某在自媒体平台公开发布“低价税务筹划”“低成本发票咨询”广告,声称可提供“合理避税”的策划方案。经查,犯罪嫌疑人刘某等人宣称可以每单100至200元的价格购买所谓的“合理避税”服务,其实是进行虚开发票犯罪。
警方一举抓获以刘某为首的职业虚开犯罪团伙人员9名,捣毁开票窝点2处,查获150余家虚开公司,涉案金额1亿余元。
● 招数三 借农村合作社之名,收开票费
今年1月,市公安局经侦总队在工作中发现,数家农村合作社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内,就开具上百万元的大额增值税发票,与企业经营规模不符,存在涉税犯罪嫌疑。
经查,犯罪嫌疑人朱某为谋取不法利益,注册多家农村合作社,利用“农村合作社销售自产农产品免征增值税”的政策,几乎是以“零成本”的方式对外大肆虚开发票,并对外收取票面金额6%至7.5%的开票费。截至案发时,犯罪嫌疑人朱某共对外虚开增值税发票900余份,涉案金额8000余万元,造成国家税款损失900万余元。
目前,本案中涉及的朱某等8名犯罪嫌疑人因涉嫌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罪被依法采取刑事强制措施,案件正在进一步侦办中。
本报记者 杨洁 特约通讯员 李辉

公司注册/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版权声明:本文由注册公司招商引税奖励平台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