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通大学30%以上毕业生都找不到工作?真相不是这样的!
蕞近看到很多自媒体都在转一则消息:上海交大就业遇冷!
这些消息引用的数据来源是上海交通大学2022年就业质量报告!该报告的2022年就业人数一共有1079人,协议就业703人,灵活就业253人,未就业123人,算算人数,有34%的人,是没有协议就业的。
看了这个数据,可能你也会认为:就业蕞难季,上交也不行!
上图是2019年数据,为了方便对比,我再放一张2022年的数据(如下图)
从两年的数据对比来看,2019年灵活就业人数235人,2022年255人,未就业人数,2019年112人,2022年173年,把本科毕生生人数增长的比例算上,2019年疫情前和2022年疫情第三年,基本数据差不多!
没有一些自媒体人所说的那么惊天动地!人家疫情前也是这样!
之所以大家对这个数据敏感,一方面在于现在就业难,大家对数据敏感,另一方面大家对“灵活就业”概念的理解,有偏差。
在我看来,上交学生之所以选择灵活就业,主要原因在于上交学生有底气,有能力选择自由的择业方式!而不是就不了业!
“我国从20 世纪 90 年代开始, 支持灵活就业政策的适用对象基本上都限定为就业困难群体, 政策的主要目标在于促进和支持这部分群体在劳动力市场中获得收入报酬。”
所以很长时间以来,大家对于灵活就业的理解,等于为“就业困难”的另一种叫法。
但是,《中国灵活用工发展报告(2021)》统计,当前平台经济空前发展,在平台型企业中,有46%的企业正在使用灵活用工,而且规模稳定或扩大中(如下图所示)
根据全国高等学校学生信息咨询与就业指导中心数据统计,2020 届全国高校毕业生的灵活就业占比 16.9%,2021 届高校毕业生灵活就业占比 16.25%。在新的经济形态中,很多学校的灵活就业,并不是找不到工作的就业困难“打零工”,而是利用平台资源,找到自己发展的机会!
中青报曾经有一份报道,里面说到了新时代灵活就业的关键:
“过去,很多大学生愿意选择到外企去,到大的企事业单位去,也就是过去的所谓‘大厂’,为的是获得更多的资源,而现在平台就能提供这些。即使你是一个个体、一个很小的工作室,也能在平台上获取大量的资源,只要你具有协调整合的能力。 ”
报道中有同学说到:“收入稳定、时间自由,为什么一定要每天去一个固定的地点上班呢?”有人甚至把自由放在了更重要的位置上。“我选择自主创业,有一部分原因是想逃避朝九晚五的、统一规制化的生活。”
当重点大学的学生,不再追求被束缚的“社畜生活”(虽然稳定,但要顺从),这才是真正的进步!
《灵活就业成大学生就业新形态》这份报告,我已经放进我的私密分享圈
以上只是报告中的一部分,更多的精彩内容,大家可以加入我的秘密圈子里,下载完整报告!
我正在做一件事,把我认为对大家有用的报告原文放在我的私密圈子里,大家如果感兴趣,可以加入这个圈子,收取这些资料!私信我加入
1、灵活就业成大学生就业新形态,中国青年报2022年1月17日
2、中国灵活用工发展报告(2021)蓝皮书,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人瑞人才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

公司注册/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版权声明:本文由注册公司招商引税奖励平台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