闵行信息公开-被审计单位整改情况
根据《闵行区居家养老财政补贴资金绩效情况的专项审计调查报告》提出的主要问题与意见,我单位进行了认真分析梳理,现将整改情况反馈如下:
一、政策贯彻落实方面问题的整改措施
1、关于需求评估机构资质不符合要求的问题。
严格执行政策规定,积极培育符合条件的第三方评估机构。根据《上海市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印发上海市开展老年照护统一需求评估体系建设试点工作的意见(试行)的通知》(沪社养老领办﹝2014﹞1号)文件精神,闵行区被列为上海市老年照护统一需求评估的试点区县。2015年,我区选择莘庄镇、江川路街道开展试点工作。试点之初,根据对评估人员的要求,我区仅有闵行区卫生工作者协会具有符合评估资质的A类、B类评估员,该协会属于社会团体。2016年,我区全面实施老年照护统一需求评估工作,闵行区卫生工作者协会共有500多名有评估资质的评估员,是当时唯一一家有能力做到覆盖全区范围评估工作的社会组织,选择闵行区卫生工作者协会承接我区统一需求评估工作是一项过渡性的操作方式。期间,我区积极培育符合评估机构设置要求的第三方评估机构,2018年,闵行区为老服务中心(民办非企业单位)被确定为承接我区统一需求评估的第三方评估机构,该中心也是市医保长护险定点评估机构。
2、关于未有效落实持续评估机制的问题。
加大政策宣传力度,积极有效落实持续评估机制。根据《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全面推进老年照护统一需求评估体系建设意见的通知》(沪府办﹝2016﹞104号)文件精神,原则上评估结果有效期蕞长为2年。对于社区居家照护、入住养老机构或者老年护理机构的老年人,在评估结果有效期内,如身体发生变化,可以由申请人(或法定代理人)或其所在机构提出重新评估的申请。由于老年照护统一需求评估是依申请实施的行为,为此,我们将加大政策宣传力度,通过印发告知单、在受理窗口主动告知等方式加强持续评估宣传,提高知晓率;同时,加强信息化支撑,通过大数据联网,及时通知到评估结果有效期即将到期的老年人及其家属申请期末评估(持续评估)。
1、关于居家养老上门服务内容单一,人员能力不足问题。
丰富居家养老服务内容,加强服务人员队伍建设。我区居家养老服务已全部社会化运作,但被服务老人主要为政府补贴对象,服务套餐内容较为单一;服务人员队伍年龄偏大,难以满足老年护理需求等。针对此问题,我们将从托底式居家养老服务项目为主,培育发展多功能、多层次、多样化、专业化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项目,形成多元供给的市场供老年人选择。一是指导居家养老服务供应商根据轻、中度失能老人生活照护特点,提供符合市场服务需求的菜单式服务项目。同时,做好居家养老服务和长护险项目衔接和过渡,推动养老服务需求与供给的有效衔接,促进养老服务公共资源的公平分配和有效使用。二是贯彻落实我区《关于进一步加强养老服务人员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在就业和岗位补贴、绩效奖励、职业技能补贴、专业技术人员津贴等方面加大政策扶持力度,稳定现有从业队伍、吸引更多的人员加入养老服务行业中来。三是加强社区养老护理员职业化、专业化建设力度,搭建市、区两级培训平台,落实岗位培训。目前,我区共有社区居家护理员1607人,其中有867名社区居家养老护理员持有初级及以上国家职业资格证书,持证率达到54%。
2、关于日间照料中心日托服务资金投入较大、效果不明显问题。
加强日间照料中心建设管理,不断优化服务功能。一是因地制宜,合理布局,推进日间照料中心建设。贯彻落实《关于推进本市“十三五”期间养老服务设施建设的实施意见》(沪府办〔2016〕70号)文件要求,老年人日间照护机构在中心城区和郊区城市化地区,按照15分钟服务圈要求布点。二是调整老年人日间照料机构的功能定位,重点服务人群逐渐从以健康老人为主向半失能半失智老人拓展,并辐射周边社区,提供上门服务,拓展日间照料机构的经营范围。同时,落实居家养老服务补贴带入日间照料机构的政策,并结合长护险试点,鼓励日间照料机构申请成为长护险定点机构,通过居家养老服务补贴和长护险补贴,提高老人的支付能力。三是加大养老服务政策的宣传力度,引导老年人逐步转变消费观念,接纳日间照料的消费模式。四是探索实施运营补贴,降低收费。探索给予日间照料机构一定的财政运营补贴,降低收费标准,满足居家老人日间照料的刚性需求。
3、关于为老助餐服务质量有待进一步提升的问题。
优化助餐服务模式,不断提高为老助餐质量。我区的为老助餐服务存在模式单一、套餐选择余地小、订餐方式不灵活等问题,针对8000余人的助餐服务需求,我们将在现有基础上,打造可持续的助餐模式。一是引导助餐供应商提高自身造血功能,激发为老人提供更好助餐服务的内生动力。总结推广七宝、古美成功运作的社区食堂模式,鼓励优质餐饮企业根据市场需求,开办社区食堂,在为居民服务的基础上,提供老年人助餐优待服务。二是通过整合社区闲置公共服务资源,降低助餐成本,提供多种套餐服务供老人选择,提高老人感受度。
4、关于康乐福为老电话服务政策的制订和落实需更精准的问题。
调整套餐服务内容,提高康乐福为老服务的针对性。康乐福为老服务平台存在主动拨出少、被动接听多及功能不到位的问题。一是组织第三方专业机构对《关于推进“康乐福”为老服务平台建设的工作方案》进行评估,重新设计康乐福为老平台实施方案,丰富服务内容,明确财政补贴范围,推进智慧化养老服务,实现“智慧养老”。二是停止“套餐一”对象财政补贴,保留服务功能,继续为用户提供服务。三是取消街镇康乐福“套餐二”用户指标。对符合“套餐二”标准的用户,做到应装尽装,确保平台为社区老年人提供方便、快捷的生活服务。四是提高康乐福“套餐二”的使用效率。为新增老人安装一键通老人专用电话机,为部分原用户更换一键通专用电话机,确保设备正常使用,并对具体内容进行优化,使其更符合老年用户需求,同时做好宣传工作,让老年用户知晓“康乐福”的使用功能。
5、关于与预先设定的绩效目标存在一定差异的问题。
健全工作机制,促进预先设定绩效目标的实现。一是加大宣传力度。结合政策调整,服务申请等途径加大居家养老服务补贴的宣传力度,让能享受补贴的老人应享尽享。二是优化工作方式。对于因经营困难而暂停营业的为老助餐点,组织开展学习交流和模式体验,着力打造可持续的助餐模式,引导助餐供应商提高自身造血能力。三是注重服务提升。对运营良好的助餐服务点,在给予补贴的同时让其创新模式,降低服务成本,提高菜品和服务质量,吸纳更多的老年人加入到助餐服务中来,实现良性可持续发展。四是加大助餐点建设。2017年新建助餐服务点10家,2018年在建助餐服务点8家,通过更广的覆盖面来为老人提供更好的助餐服务。
区民政局将进一步针对区审计部门发现的问题,根据专项审计调查的意见建议,及时自查自纠,落实整改措施,力争达到项目效益蕞大化,真正使财政资金惠及困难老年群体和政策覆盖对象,确保政府投入的财政资金发挥其应有的社会效益。

公司注册/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版权声明:本文由注册公司招商引税奖励平台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