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谷:奏好“三部曲”助推乡村振兴加速跑
稳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和接续政策
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电子商务进农村监督电线)
《防范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宣传》
首页政务要闻乡镇之窗
汤谷:奏好“三部曲” 助推乡村振兴加速跑
发布时间:2023-10-19
又是一年丰收季,放眼西畴沃野,五谷丰登,瓜果飘香,丰收时节,西畴大地美不胜收,乡村产业发展快马加鞭,美丽乡村建设如火如荼……在西畴县西洒镇瓦厂村汤谷村小组,一幅幅乡村振兴新图卷正快速展开。
近年来,西畴县西洒镇汤谷村依托“日出汤谷”“女子太阳节”文化名片,创建国家3A级旅游景区,不断探索“待客之道”,深度发掘壮族传统“太阳文化”,将“山、水、田、园、俗”融为一体,成为太阳文化体验、民俗休闲、田园度假、山地康养为一体的生态文化旅游区。
沿着雕刻太阳、鸟图腾的石板路顺道而上,山腰处有几户极具壮族文化的民居映入眼帘,它传承了壮族古老的吊脚楼建筑特色,房屋、墙上随处可见的民族特色墙体彩绘,有些记录着烈日灼烤、朗星射日、乜星寻找太阳的传说;有些寄予着新时代农村生活蒸蒸日上的自信与满足;有些则是四鸟托太阳的传统文化元素,是壮族先民对自然的崇敬,也是壮民们对于民族传统文化的有效传承。
随着美丽乡村的建设,吊脚楼建筑特色的村居民宿被绿意盎然的稻田和古色古香的步道环绕,房前屋后花草掩映,农田、村道、民居、池塘等构成了一幅美丽的乡村画卷,越来越多的游客慕名而来,不仅鼓了村民的“钱袋子”,也让村民觉得幸福感满满。
瞄准产业发展,开启了村庄“造血”之路。
乡村要振兴,产业必先行。脱贫攻坚结束后,瓦厂村紧盯“百姓钱袋子”,瞄准产业发展,开启了村庄“造血”之路。自乡村振兴以来,汤谷村每天都在发生着新变化。2021年3月,西畴县首家村办企业,汤检益民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在瓦厂村成立。曾经让村民发愁的“绿疙瘩”,如今成了村民的“金元宝”——八角,“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在瓦厂村得到了生动实践。首年,村办企业通过卖八角实现了350万元的村集体收入,净利润达38万元,2022年春节,瓦厂村实现了历史上首次全民分红,发生在江浙一带的“分红梦”在祖国边陲变成现实,瓦厂村443户人均纯收入达到19712元,汤谷村人均纯收入26533元,2023年分红仍然在继续……
2021年12月,在高检院帮扶下,投入760万元建成的汤谷文化创意产业园投入使用,工厂先后累计培育农村彩绘师50余人,让村里的妇女重新拾起了“散落”民间数百年的传统彩绘技艺,汤谷村的30余名妇女也在此公司“安营扎寨”。目前工场的产品远销全国三十多个省份(自治区),线上线下的订单络绎不绝,汤谷的文创产品已经走出深山、走出文山,蕞后将走出云南,走向全国,持续助力汤谷村村民们致富增收。
“乡村振兴的关键是人才。”汤谷村共有74户309人,壮族人口占总人口的90%以上,属于典型的壮族村落,曾经的汤谷因为当地交通不便利,产业少,所以很多人都选择了外出务工,村里留下的都是老人和小孩,村子一直没有发展起来。近年来,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下,汤谷村以民族团结为抓手,团结带领全村各族人民大力弘扬“西畴精神”,整合蕞高人民检察院扶贫挂钩项目、上海援建项目、中央财政补助资金、水利项目等项目资金,精心打造“太阳故乡”这张文化名片,充分发挥汤谷村文化、生态资源优势,将汤谷村建设成为西畴县乡村振兴致富发展示范村,成为西畴县具有浓郁民族文化的乡村旅游著名景点。乘着旅游景区建设的春风,近年来很多年轻人都选择回到了家乡,有的做起了农家乐,有的做起了民宿,充分发挥乡土人才传、帮、带作用,辐射带动群众致富。
景区建设颇显成效,特色民宿打造也初具雏形,身处壮乡特色吊脚楼间,徜徉于汤谷美丽山水画卷中,为游客朋友提供蕞沉浸的壮族文化体验。欢迎大家来到汤谷村,亲自体验神秘古老的女子太阳山祭祀仪式,共享文化盛宴!
主办:西畴县人民政府办公室承办:西畴县政务服务管理局 通讯地址:西畴县西洒镇人民路31号 联系方式(传真)
投稿邮箱地址: 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电话
涉未成年人专用举报电话举报邮箱:
清朗·成都大运会网络环境整治”专项行动举报入口

公司注册/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版权声明:本文由注册公司招商引税奖励平台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