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水果糖度回归、产量提升、品种多元上海22条郊区“林果游览路线”发布
本地水果糖度回归、产量提升、品种多元,上海22条郊区“林果游览路线
东方网记者柏可林7月21日报道:又到了一年当中吃水果的好季节,一年一度的“乡土有约”活动如约而至。7月21日,以“‘林’琅满目,‘果’然非凡’”为主题的“乡土有约”——2023年夏季优质果品推介会将在马陆葡萄主题公园举行,专属于上海市民的这份清甜又来了。
科技赋能,上海地产果品质量产量双高
出梅后,随着阳光回归和气温的节节攀升,沪郊果品加速了糖分积累,糖度逐步回升。主栽桃、梨、葡萄等成熟期较去年提早一周左右。
深受市民喜爱的葡萄品种“夏黑”、“京蜜”、“巨峰”、“日光红”已上市,网红品种“阳光玫瑰”、“妮娜皇后”、“浪漫红颜”也即将登场,葡萄品种丰富,销售期从6月初一直延续到10月。
据上海市林业总站统计,到2022年底,上海现有经济果林总面积17.68万亩,其中桃5.15万亩,葡萄3.27万亩,梨2.83万亩,柑橘5.16万亩,其他果树1.27万亩。经济果林作为城市森林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为市民生活提供了优美环境和新鲜果品,而且为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发挥了重要作用。
按照果品生产特点和区域化布局,上海相继建立了葡萄研究所、桃研究所、柑橘研究所、梨研究所、小水果研究所、蟠桃研究所和蓝莓研究所共7家民非性质的市级专业果树技术研究和技术推广机构,成为上海果树技术推广的有机组成部分,开展新品种引育、技术培训、技术咨询和技术攻关工作。
为了加快先进技术的推广,近些年来,上海出台了一系列惠农政策,在市发改委和市财政局的指导和支持下,通过规模化标准化经济果林建设以及相应农资补贴项目等,逐步提高经济果林的建设和管理水平,不仅使安全、优质、标准化的果树生产技术得到有效推广,也让广大果农在果园建设方面也得到蕞大幅度的实惠。
为增加果农和市民之间的沟通,让更多市民品尝到新鲜地产优质果品,7月15日起,市绿化市容局联合市农业农村委、上海市供销合作总社组织上海的40余家果园进市区19座公园推介。
果品推介点分别位于上海植物园、共青森林公园、长宁区中山公园、新泾公园、普陀区长风公园、长寿公园、杨浦区黄兴公园、杨浦公园、浦东新区金桥公园、世纪公园、上南公园、静安区大宁公园、闸北公园、虹口区鲁迅公园、黄浦区丽园公园、淮海公园、闵行区体育公园、闵行公园、徐汇区康健公园(公园排名不分先后),推介时间为7月15日至8月31日,每天上午开园即售,售完为止(具体以每个推荐点实际情况为准),遇雨日或其他恶劣天气暂停推介。
上海通过重点扶持龙头企业、建立专业果品交易市场、组建特色果品研究所等方式,不断优化林果产业布局,已形成了“一区一品”、“一镇一品”的栽培格局。
与此同时,沪产果品的注册品牌也逐年增加,明星品牌不断壮大。据不完全统计,本市注册的果品品牌已超过100个。水蜜桃、葡萄、柑橘、梨等,由原来的论筐卖逐步过渡到有标准包装的论盒卖,特别是随着生产标准化程度的提高,目前很多品牌的桃子、葡萄、柑橘、梨开始出现了论个、论串卖的情况,并在全国果品评比中多次获得金奖。
近几年,上海已先后引进林果品种400多个,推广良种40多个。比如,葡萄的生产品种已经超过了30个,有“夏黑”、“巨峰”、“巨玫瑰”、“醉金香”、“阳光玫瑰”、 “妮娜皇后”、“京蜜”等。蓝莓、樱桃、枣子、枇杷等小水果种类经过驯化试种也不断增加,以其独特的营养价值或富有个性的外观和口感,受到消费者和市场的欢迎,不断丰富上海市民的果盘子。
“上海信得过果园”小程序升级,22条郊区“林果游览路线”发布
为更方便市民购买地产优质果品,7月15日起,“上海信得过果园”微信商城小程序升级版上线,今年对商城界面进行了优化升级。目前已入驻果园38家,果品涵盖葡萄、梨、水蜜桃、黄桃等,方便市民挑选。推出“品上海”工会专场,同时增加限量特惠专栏,可团购可零售,低至8折。“安全优质信得过果园”是2011年本市林业部门开始启动评选的。目前,全市有106家“安全优质信得过果园”,分布在各个郊区,其栽培的树种涵盖了桃、梨、葡萄、柑橘、蓝莓、猕猴桃、柚子等多种水果。

公司注册/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版权声明:本文由注册公司招商引税奖励平台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