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一家三口月开销6万引热议:多少钱才能过上体面的中产生活?
由内容质量、互动评论、分享传播等多维度分值决定,勋章级别越高(),代表其在平台内的综合表现越好。
原标题:上海一家三口月开销6万引热议:多少钱才能过上体面的中产生活?
点上方「LULU生活家」即可关注
后台回复“你好”,送你一张幸运卡
一个月要花多少钱,才能在上海过上体面的中产生活?
小红书上,博主@洋宝家分享了自己的经历:
她因为每月6万的支出,决定带着一家逃离上海。
视频火了后,有人质疑,也有人表示理解:
这不很正常吗,普通人家有小孩,不都一个月好几万?
「这个生活水平,在上海也就算中下等吧。」
每月6万的开销,能过上怎样的生活?让我们看下她列出的账单:
这些固定支出加起来,就是每月2万多。
平时买菜吃饭订外卖,以及买日常生活用品,9000;
还有网购买衣服护肤等,6000。
雇人以及场地费等支出,每月8000。
因为上的是公立学校,每月仅需要交550餐饮费;以及2000元的课外辅导。
算到这,支出就已经到4.5W了。
周末休息一家三口出去玩,1000;
自己平时网购3000,给车做保养以及交保险,2000……
@洋宝家原来在上海时的工作是电商,在20年初疫情时受到一部分影响。
而原有这些乱七八糟的费用全加起来,每个月就是六万多的支出,这样的高消费在她生意下滑时,势必产生收支不平衡。
她说,「当时有段时间状态非常差。」
因为是过敏体质,有大半年时间都在发鼻炎。
再加上工作强度时,几乎每天都要忙到凌晨2、3点。
经常发货发到一半,因为手机来不及回复,急的一边打字一边蹲在地上哭。
种种压力之下,让她在20年1月时决定带着全家逃离上海,选择移居泰国。
而这并不是唯一一个因为日常生活开销账单引起网友热议的视频。
另一位上海博主@LillyAndOscar,分享自己一家四口全年的开销,金额达到了114W,也就是平均每月9.5W。
房贷每月1.1W,办公室租金6000,水电费每月1000,线。
大宝学费每月7000,二宝每月奶粉尿不湿2000。
买菜做饭每月5000,全职阿姨每月1W,宠物狗粮洗澡每月800,水果零食每月5000。
护肤品医美每月3000。服装鞋子每月3000……
再然后,因为他们是自己开公司,签证以及社保等费用,平均每月1W……
视频的蕞后,这位博主说,算完以后终于知道为什么卡里不剩钱了,因为支出实在太多了。
她们得出的结论,是每月要9W多的支出,才能维持现在的生活。
和她得出类似结论的,还有另一位博主@Facy。
固定支出每月2W。孩子辅食、托管班、游泳课、早教、这些加起来2W。
餐饮5000、购物以及生活用品这些加起来3W,个人护理8000。
外出游玩2000,交通费1000。一共4W6。
朋友结婚送礼以及医疗,这些杂项加起来每月5000。
她每个月一家三口的支出,是近10W。
把她们两个和头部位全家每月6W放一起比,的确像头部位博主说的那样,每月6W,离「精致」和「体面」还有很长一段距离。
那离开上海这种高消费内卷的环境,支出就会减少吗?
开头那位博主@洋宝家,在搬到泰国、生活趋于稳定后,也记录了一个月的消费:
2000日常生活现金、1500餐饮、500购物、2000超市,1000备用……
每月开销仅有6-7千元,相当于原来的十分之一。
关于为什么很多支出消失的问题,她这样解释:
她卖掉了原来在上海贷款的学区房,换成没有贷款的小房子。出国后把小房子出租,来抵扣泰国租房的费用。
再加上关了工作室。每个月就直接省去了3万多的费用。
其次,是那边的环境,也降低了消费欲望。
砍掉了人情、网购、娱乐这些支出。
至于为什么离开会降低消费欲,她说,在泰国出门基本碰不到熟人。
不像在上海,邻里、朋友之间聚会比较多,总要买一点衣服、包包什么的。
也不是拜金,就是有些场合,别人都在聊包包时你不感兴趣,就会显得清高。
所以有时为了社会也会买一些东西。
如她感叹,如果不跳出那个圈子,真的很难不受环境影响的。
不是说攀比,而是外界自然就会推动你去适应。
就像社会,今天我请你,明天你请我,还回去的总要比人家送来的多,慢慢这种附加消费就增加了。
孩子放学回来说别人在学什么他也要学。
我们做父母的总是希望孩子好,肯定全力以赴。虽然我也没给孩子报什么。
而她在20年来到泰国后,因为消费欲减少,与之对应的开销也自然减少了。
她不再像以前那样,每天忙到凌晨两三点。
基本上孩子下午放学时,她就可以下班,陪孩子说说话,培养家庭氛围。
也开始有时间游泳、健身、认真化妆。
发现整个生活的节奏,就这样渐渐慢了下来。
尽管有人对她离开的做法表示不理解。
但像这种逃离自己现在的城市,「消费降级」到另一个地方的人她也不是唯一一个。
作者@童书妈妈写过一件故事,她的一位女同事,带着一家三口前往泰国清迈,不过这次出发地是北京。
他们一家在北京都有房有车,夫妻二人都有着稳定的工作。
孩子即将在第二年升入小学,但她不甘心让孩子读家门口普通的小学,也不甘心每年花二十多万住着老破小,去读国际学校。
来到泰国清迈之后,他们的确实现了「教育自由」:
我们在清迈生活的小社区,入住不到60户。
这里一个家长可以照顾一群孩子游泳,其他人回家躺平;
没人在乎你家孩子考多少名,因为学校也不排名。
因为当地人少,他们在择校问题上有很大在自由权。
从幼儿园到高中,有30多所国家级学校可以选择,而且还是小班制,每班人数不超过12人。
来这里生活一年,她蕞大的感触就是因为孩子吵架的频率明显减少了。
在当地国际学校,每年2-10万也算是高额收费吧。这不是逃离,是降维打击。
但不管是逃离,还是「降维打击」,他们都重新找到了生活的平衡和内心的平静。
就像文章开头从上海搬到泰国的博主@洋宝家,她说离开之后才发现,自己对包包衣服珠宝,其实并没太多兴趣。
只是身处于上海的环境中,不得不去改变自己,融入集体环境。
但当想清楚自己到底想要什么后,就毅然地带着孩子移居泰国。
从原先在上海的乱花钱,到现在每一笔都会记账,学习理财,她的消费方式也发生了转变,就像她在那条视频末尾说的:
从上海到泰国,除了物价的降低,蕞主要还有心态的变化。
或许她们真正逃离的不是城市,而是城市对其的要求和评价。
换了环境之后,她们才发现,当一个人开始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放下对他人看法的执着,消费欲望便会减退,对人生的思考会变多,精神更轻盈。
按现在的生活方式,假使有一天再回到上海,或许也不会焦虑了。
来源: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麦子熟了」(ID:maizi8090):聚焦国内新中产、新青年、新女性,坚持优质内容创新,分享传递美好生活。本文图片均来自网络。
拥抱美好生活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公司注册/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版权声明:本文由注册公司招商引税奖励平台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