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船舶、中国重工千亿元合并案有重大进展!
中国船舶换股吸收合并中国重工,已获主管部门批复,本次重组将解决二者之间在总装业务领域的同业竞争问题。
2025年1月7日,中国船舶工业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国船舶)和中国船舶重工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国重工)先后发布公告称,国务院国资委等主管部门出具了有关批复意见,原则同意中国船舶向中国重工全体换股股东发行A股股票的方式,换股吸收合并中国重工的总体方案。
这标志着两大千亿市值的船舶上市公司合并案,取得重大进展。
根据公告,本次交易完成后,中国重工作为被吸收合并方,将终止上市并注销法人资格。中国船舶作为存续公司,实际控制人仍为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中国船舶集团),蕞终控制人仍为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未发生变更。
此前,中国船舶曾披露,本次交易中,中国船舶拟购买资产的交易金额为1151.50亿元,是A股市场10年来规模蕞大的吸收合并交易。
此次合并两家股份公司,目的是为进一步聚焦国家重大战略和兴装强军主责主业,加快船舶总装业务高质量发展,规范同业竞争,提升上市公司经营质量。
2019年,中国船舶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与中国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联合重组,注册成立中国船舶集团。
资料显示,中国船舶整合了中国船舶集团旗下大型造修船、机电设备、海洋工程等业务,中国重工是全产业链的舰船研发设计制造上市公司,业务涵盖海洋防务及海洋开发装备、海洋运输装备、深海装备及舰船修理改装、舰船配套及机电装备、战略性新兴产业及其他五大业务板块。
由于两家企业在船舶总装领域业务重合度较高,构成同业竞争。本次重组将解决二者之间在总装业务领域的同业竞争问题。重组完成后,存续上市公司将成为资产规模、营业收入规模、手持船舶订单数均领跑全球的世界头部大旗舰型造船上市公司。
对此,上海交通大学行业研究院航运业团队负责人、上海航运五十人发展研究中心执行秘书长兼高级研究员赵一飞,向中国航务周刊记者表示:“中国船舶集团作为共同投资人,同时投资两家船舶股份公司,二者同质化程度高成为一大难题。”
赵一飞认为,中国船舶集团下属各船舶总装厂,无论是原属中国船舶还是中国重工,新造船订单都已经接到2027年及以后。由于各船舶总装厂建造能力和工艺的固有差异,此次中国船舶集团下属两大股份公司的重组,并不能增加新的产能,没有扩大资产规模。
他进一步强调:“对中国船舶集团而言,合并主要的考量是内部管理机制调整。合并完成后,或将减少管理层级,有利于提高管理效率。”
从业绩表现上来看,中国船舶2024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561.69亿元,同比增长13.12%;净利润为22.71亿元,同比下降11.35%。中国重工2024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352.70亿元,同比增长16.35%;净利润为9.34亿元,上年同期为亏损1.11亿元,实现扭亏为盈。
欢迎过留言,提供新闻线索,投稿可发送至
(点击小程序卡片,查询船东精品航线)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广西下雪啦!未来三天蕞低气温还将继续下降 高寒山区和桂东北局地有霜冻或冰冻

公司注册/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版权声明:本文由注册公司招商引税奖励平台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