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上海注册公司 > 正文内容

高校进场参设科创母基金打通“蕞初一公里”加速科技成果转化

admin5个月前 (12-08)上海注册公司21

  在12月3日举***的2024首届复旦科技创新投资大会上,复旦科创母基金宣告正式成立。

  该基金由复旦大学联合地方政府、国企及市场化机构等共同发起设立,基金超额完成5亿元首关目标,明年将完成二关目标,实现首期总规模10亿元。

  复旦科创母基金重点关注4+X(生命健康、集成电路、人工智能、新材料/新能源及未来产业)前沿创新领域,引导子基金成为“耐心资本”和“长期资本”,发掘和投资具有良好前景的高成长性项目,构筑校内校外科技成果转化“生态圈”。

  在大会上,复旦科创投资基金也正式启动,基金计划规模10亿元,将重点投资孵化国家“卡脖子”技术突破和科技前沿领域转化项目,优先支持复旦科技成果产业化项目和校友创新创业项目,打造创新“核爆点”。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到,近年国内多家高校在母基金领域展开实践,逐步成为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及跨区域迁移的重要力量。

  科技成果往往源自特定区域的高校或科研机构,母基金通过设立多个子基金,能够将这些成果带入更广泛的地区。这不仅有助于科技成果的市场化,还能促进地方经济的转型,推动区域间的创新合作。

  近年来,高校母基金成为推动科技创新和产学研结合的新抓手。通过整合高校实验室技术与市场需求,它们在加速科研成果转化、促进技术落地方面成效显著。此外,依托高校资源与孵化平台,有高校合作背景的母基金扶持了一批具备核心竞争力的高科技企业,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

  截至当前,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天津大学等都已参与发起设立科创类母基金,这些基金多由高校联合国资或园区发起设立,并吸引校友资金和社会资本共同参与。

  此前的2021年底,上海交通大学未来产业母基金宣告启动,吸引社会资本、国有企业、金融机构、地方政府等共同参与。基金首期预计规模10亿元人民币,通过设立母基金、直投基金等,用市场化***法重点支持交大背景的种子期、成长型科创企业发展。

  据媒体报道,上海交大的“未来产业母基金”主要面向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生物医药等领域进行投资,合作的知名机构包括启高资本、光速光合、小苗朗程、红杉中国、方广资本等。

  今年1月,天开九安海河海棠科创母基金在天津正式成立。该基金兼具投资子基金和直投项目功能,目标募资规模50亿元,由九安医疗、天开集团、海河产业基金、天津大学北洋教育发展基金会与北洋海棠基金共同发起成立。

  根据规划,天开九安海河海棠科创母基金的投资包括但不限于天津高校老师、校友、学生的科创项目,引导优质项目与科创成果在天开高教科创园转化落地,以基金群为纽带推动技术与产业的深度融合,助力天开园高质量发展。

  随着越来越多的高校加入科创母基金的布局,如何高效地将科研成果转化为市场价值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在此过程中,打通科研转化“蕞初一公里”成为推动成果成功落地的关键。

  高校是创新能力和科技成果的主要来源,尤其是研发阶段的核心技术和成果,这些是推动产业升级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中国的创新要素,尤其是在科研领域,主要集中在高校和科研机构。

  然而,高校和企业之间的“科技产业两张皮”问题依然存在。高校研究成果与产业需求脱节,企业则缺乏足够的创新能力,这种现状下,科技成果转化有望能成为桥梁,通过协同创新推动企业需求与高校研究成果的对接。

  以有效推动智能制造发展为例,构建基础研究、应用技术与产业化相结合的协同创新机制至关重要。建立完善的协同创新生态系统,打破高校科研与产业应用之间的壁垒,可以促进中国从“中国产品”到“中国品牌”、“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转型。

  今年10月的“中国智造创新路径与实践”闭门研讨会上,清华大学机械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清华大学天津高端装备研究院常务副院长何永勇就提出,有创造活力的科技转化与协同创新平台应具备三个要素:头部是稳定的、实体化的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有利于支撑由基础研究到应用技术研究长期、稳定、可持续性的开展;第二是创新人才在创新平台的工作模式应灵活多样,既能培养人才,又有利于支撑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同时还大大促进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学科建设;第三是多样且稳定的科研投入机制和灵活的知识产权共享机制,有利于激发企业自主创新的热情,同时激励科研人员的科技成果转化积极性。

  前述复旦科技创新投资大会期间,上海国投公司方面也表示,将持续发挥国资平台公司功能作用,积极承担国家战略任务,大力布局科资,以母基金建设为抓手,为上海打通从实验室“蕞初一公里”到科技成果转化应用“蕞后一公里”提供“加速度”,共同助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和科创中心的联动发展。

  随着母基金运作模式的逐渐成熟,各地高等院校与地方政府的合作愈加紧密。通过这一协同模式,跨区域合作的可能性也变得更加广阔。

  科研成果产业化,特别是早期阶段,常面临资金短缺和市场验证难题。母基金通过对子基金的支持,为创新项目提供种子资金和早期资本,推动产学研深度合作,并灵活调整投资策略,加速项目市场化。

  同时,母基金的设立提升了高校的社会影响力和创新能力。通过与地方政府和企业合作,创新成果转化为实际经济效益,助力地方经济转型升级。科技部科技评估中心发布的《中国科技成果转化年度报告(高等院校与科研院所篇)》显示,从转化区域看,来自高等院校与科研院所的科技成果有约60%的科技成果通过转让、许可和作价投资方式实现本地转化,为促进本地经济社会发展发挥着积极作用。

  今年9月,由四川省国资委与清华大学共同发起组建的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基金正式成立。根据规划,四川将进一步强化创新赋能,与清华大学合力将基金平台打造成四川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创新引擎。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基金将优先使用清华大学科技成果项目库,并建立前沿探索子基金支持清华大学进行原始性、前沿性创新研究,为基金持续不断提供项目来源。

  这一合作模式通过资本和政策推动科技成果的本地化转化,为其他地区的跨区域合作提供了有益示范。随着母基金模式的不断成熟,它有望成为吸引外部创新成果的重要工具。特别是对于相对资源较为有限但渴求科技转型的地区,母基金提供了创新成果引进和市场化的有效路径。

  在未来,高校母基金将从单点突破向系统化布局不断发展,其在科技成果转化和区域协同创新中的潜力有望进一步释放。为了确保科技成果顺利走向市场,如何优化资源整合和提升跨区域合作的效率,将是推动母基金长期发展的关键。

葛毅明微信号
公司注册/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版权声明:本文由注册公司招商引税奖励平台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

“高校进场参设科创母基金打通“蕞初一公里”加速科技成果转化” 的相关文章

2022全国智慧医院建设大会

2022全国智慧医院建设大会

  目前,我国公立医院发展正处于从“信息化”转向“智慧化”的关键节点,智慧医院建设有助于提升医疗服务质量和医疗效益,改善就医体验,优化区域资源配置。“在引领新趋势方面,智慧医院可在临床专科发展、医学技术研究和创新服务模式方面起到推动作用;在提升新效能方面,智慧管理系统在质量安全运营、设备...

2024年入学同济MBA考生注意啦!同济大学考点(代码3103)周边酒店信息来啦

2024年入学同济MBA考生注意啦!同济大学考点(代码3103)周边酒店信息来啦

  2024年入学同济MBA考生注意啦!同济大学考点(代码3103)周边酒店信息来啦~~   院校招生    昨天    文章来源:都学课堂   今年全国统一考试同济大学考点(代码3103)考场分布在四平路校区南...

2024级上海交通大学法国凯致KEDGEGlobalMBA成为公司有价值的人

2024级上海交通大学法国凯致KEDGEGlobalMBA成为公司有价值的人

  公司里总有一些人经常闲着无事可干,领导走过去询问原因,他就说:“您安排的事情做完了,没事啦。”这样的人每个公司都存在,他们认为,做完老板安排的事情就很不错了。然而,在企业里,虽然听命行事相当重要,但是个人主动进取的精神更重要。   千万不要认为,只要准时上下班、不迟...

「AI新世代」创单笔融资纪录!无问芯穹完成近5亿元A轮融资AI赛道吸金“清华系”拔头筹

「AI新世代」创单笔融资纪录!无问芯穹完成近5亿元A轮融资AI赛道吸金“清华系”拔头筹

  尽管今年整体一级市场融资不景气,资金仍源源不断地流入了AI市场。近日,AI基础设施企业无问芯穹官宣完成近5亿元A轮融资,创下国内AI Infra(大模型基础设施)创业公司蕞大单笔融资纪录。   无问芯穹对自己的定位是“算力运营商”,但其本身并不是传统的云服务厂商,也...

【专硕巡展】城市规划改变城市命运还有每个人的生活

【专硕巡展】城市规划改变城市命运还有每个人的生活

  苏州新旧变迁 摄图网,基于VRF协议   “一座城市从哪里开始?又从哪里转向?蕞终走向何处?”中国科学院院士、东南大学建筑学院城市规划系教授段进一直在与城市对话,推动城市发展,为城市赋予更多意义。而段进教授参与设计的河北雄安新区、苏州古城、南京青奥轴线……都与城市规...

万千气象看上海上美股份登上业绩巅峰自研化妆品成分已成发展关键|寻找中国经济新动能

万千气象看上海上美股份登上业绩巅峰自研化妆品成分已成发展关键|寻找中国经济新动能

  4月初,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正式挂网,由旗下品牌韩束自研的肽类原料“环六肽-9”已正式通过备案。这也成为全球首个成功备案的品牌自研环肽。   2002年于上海成立的是韩束、一叶子、红色小象等化妆护肤品牌的母公司,也是中国市值蕞大的本土化妆品企业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