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山引入上海交大教授创立的这家公司完成B轮融资
(以下简称“晶微新材料”)近日完成,融资金额暂未披露,投资方均为国有控股的基金——
晶微新材料是一家高端铝合金装备和材料研发服务商,位于昆山周市镇高端装备智能制造产业基地。公司致力于液态3D打印智能制造装备以及高性能航空铝合金材料的研发及产业化,助力实现我国大飞机用高端铝材装备的自主可控。
2018年,由上海交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孙宝德、张佼教授的科研团队,遵照国家《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指导精神,按照上海交通大学《沪交产研【2018】1号》文件规定,在昆山市当地政府支持下,以科技成果自主实施方式成立了昆山晶微新材料研究院。
2019年7月,围绕国家高端铝合金材料智能制造发展需求,昆山市政府和上海交通大学共同成立上海交通大学(昆山)新材料与智能装备联合创新研究中心,以晶微新材料为载体,引进新技术、新理念和新方法,招纳高端人才,瞄准国际领先的新技术新工艺进行攻关,加快高新技术研究和成果转化,为地方优势产业发展提供助力。
该联合中心依托上海交大材料学院科研优势和人才优势,围绕国家在航空航天、交通运输、国防等领域关键材料的重大需求以及昆山市发展的战略目标,针对航空航天用新型铝合金材料、大规格合金锭增材智能制造装备等开展自主创新研发,重点研究方向为全等轴晶铝锭液体打印智能制造装备、高强高韧航空铝合金、新能源汽车用高强铝合金材料等三个方向。
2020年10月24日,全等轴晶3D打印装备首台套在昆山周市镇下线,经过近两年的攻关,已经成功地走出了从科研成果向创新产品迈进的头部步。
晶微新材料研制的首台500公斤液态金属3D打印智能设备,实现了连续液态金属3D打印的增材成型方法,而且产品为全等轴晶组织,铝的强度、均匀性、一致性等性能指标,都远远优于传统铸造工艺,技术成功申请海内外30多项发明专利。
这一项目成功打破了国外技术垄断,实现了重要航空铝材生产技术的自主可控,解决了我国大飞机制造关键材料的“卡脖子”问题,为我国核心技术领域国产化做出了贡献。
目前,晶微新材料集聚了一批包括机械、电气、控制、材料、制造等技术领域与企业管理、市场销售、投融资等方面的行业高端人才,其中具有高级职称、博士、硕士研究生学历占比41%,形成了前瞻研究、技术创新、产业应用、企业运营等多维度的人才体系。
公司先后承担了国家级科研项目3项、省级科研项目1项,市级及以下科研项目5项;已获得国家专利57项(另有9项在申专利)国际PCT发明专利2项;形成了以“熔体冲击法增材凝固技术”为核心的整套自主知识产权体系。
在此基础上,公司被认定为江苏省科技型中小企业、江苏省民营科技企业及昆山市新型研发机构。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公司注册/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版权声明:本文由注册公司招商引税奖励平台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