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税筹知识学习 > 正文内容

还敢这样发工资?严查!

admin9个月前 (09-30)税筹知识学习51

  由内容质量、互动评论、分享传播等多维度分值决定,勋章级别越高(),代表其在平台内的综合表现越好。

  原标题:还敢这样发工资? 严查!

  2023年,这样发工资要被严查!

  2023年5月26日,国家税务总局举行5月份例行新闻发布会。

  会上,总局公布了今年稽查工作的8个重点,有3项涉及个人所得税:

  1.未依法办理个人所得税汇算清缴

  今年5月份,国家税务总局公布了多起个人所得税汇算清缴,可见,对个税汇算清缴的力度不断加大。

  对网红主播、明星的处理,早从2018年就开始了,到2021年短短4年时间,据统计,高收入人群偷逃个税高达47亿!这也就是为什么把直播平台和高收入人群列入重点关注的领域的原因。

  当然,除了上述两个稽查重点之外,还有种种迹象表明在今后的税务稽查中,对个人的检查将是重中之重:

  企业都是一个税号终身不变,而个人也一样,有一个终身不变的“税号”,即自然人的身份证号。以后,自然人的收入、社保等信息,税务机关将一目了然。

  金税四期大系统将依靠第三方力量——金融管理、国土、住建、公安、民政、社会保障、交通运输、工商管理等部门的支持来查税。以后不光个人的收入,个人的资产,税务机关也了如指掌。

  2022年9月,海南省税务局联合市场监督局,首次开展了对“双高”人群的抽查工作。

  “数字人民币”逐渐出现在大众视野,为的就是在交易流程“留痕”。今年5月份,已经有地方开始以“数字人民币”发放工资了!

  一些用人单位不通过企业公账发放工资,而是通过公司法定代表人、股东、财务人员的个人账户发放工资,以这种方式来规避与员工之间的劳动关系,进而逃避责任。

  除此之外,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劳动争议审判庭法官邢蓓华提醒:

  “在劳动争议案件中,若公司通过个人账户给员工发放工资,诉讼过程中,公司否定双方存在劳动关系,称只是股东或资金往来关系,在没有其他证据情况下,劳动者就很难证明与公司之间存在劳动关系。”

  在求职过程中,有一些人发现缴纳社保后,每月到手的钱会少。有的用人单位会以此为由,说服劳动者不缴社保、多发工资,而有的劳动者也愿意到手的钱多一些。

  按照相关法律规定,用人单位不缴纳社保或不按规定缴纳社保都是违法行为,均需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如果单位不给交社保,员工有权要求补缴,也可以随时单方解除劳动合同,并要求一定的经济赔偿。

  有的用人单位为防止员工跳槽,会扣下员工的一部分工资留到年底再发。如果劳动合同中没有约定,这种情况属于拖欠工资,员工可以通过劳动部门要求用人单位发放全部工资。

  此外,还有的企业有上班迟到扣工资、请一天假扣三天工资的任性规定。

  事实上,国务院曾施行的《企业职工奖惩条例》已在2008年1月15日废止,用人单位不能再根据该条例的规定在规章制度中随意设立罚款条款。

  结合目前国内企业的主流做法,目前这6类个税违规手段一经查出,必定受罚。

  这样操作很多企业都感觉比较简单,比如每个月员工找2000元发票去报销,很多会计图省事,不管三七二十一,直接计入福利费、差旅费等。如果长期大额处理的话,会造成企业期间费用异常。

  当移动支付成为潮流的时候,你们还在苦苦地用现金发工资。你自己想一下正常吗?公司基本户都有,员工也不少,公司也不在偏远山区。据不完全统计,不通过银行发放工资的企业,不申报个税、少申报的情况基本都存在。此类企业请注意,再有这样的做法,你将会承担后果的。

  也许是因为会计对税法不熟悉,也许企业故意不申报个税, 总有部分企业把企业的饭补、话补、房补、结婚补贴、生日礼金没有合并工资进行纳税申报,你们公司有吗?抓紧整改吧!

  这里一定要强调一个比例问题,一个企业如果和同地区同行业相比,工资在5000元以下的明显偏低的话,你们已经是高风险企业了!

  工资太高,找个李鬼代发工资。这也是很多企业的伎俩。

  尤其是很多劳动密集型企业,劳务工、临时工、第三方员工,很多属于劳务所得进行纳税申报,但是按照工资进行申报了!尤其是营改增之后劳务公司、建筑企业等都要高度重视。根据个人所得税法不是全职员工是不可以工资申报个税的!

  这是缴纳个税之前的头部步,也是蕞关键的一步。首先认定收入性质,比如以年终一次性奖金方法来计税能享受较低税率,值得注意的是,年终一次性奖金一年只能申报一次。

  其次是区分需要缴纳个税和不需要缴纳个税的收入。比如差旅费补贴,但要注意的是我国税法规定:凡是以现金形式发放通讯补助、交通费补贴、餐补,视为工资薪金所得,计入计税基础,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凡是根据经济业务发生实质,并取得合法发票实报实销的,属于企业正常经营费用,不需缴纳个人所得税。

  所以,留存有效发票,是个人税务筹划的一个实用小技巧。

  在认清收入构成后,就要 了解自己所能适用的个税扣减政策,包括中央政策和地方政策。

葛毅明微信号
公司注册/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版权声明:本文由注册公司招商引税奖励平台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

“还敢这样发工资?严查!” 的相关文章

2022年个人所得税筹划

2022年个人所得税筹划

  1.资管产品管理人以下称管理人运营资管产品过程中发生的增值税应税行为以下称资管产品运营业务,提出许多宝贵建议,让这些纳税人为我县的经济发展,在进行企业所得税预缴申报时,应当在规定的申报期限内,符合条件的可以按照《企业所得税优惠事项管理目录2021年版》列示的时间自行计算减免税额,占地...

2023个体工商户个人所得税优惠政策!你不知道的都在这里

2023个体工商户个人所得税优惠政策!你不知道的都在这里

  由内容质量、互动评论、分享传播等多维度分值决定,勋章级别越高(),代表其在平台内的综合表现越好。   原标题:2023个体工商户个人所得税优惠政策!你不知道的,都在这里   2023个体工商户个人所得税优惠政策!你不知道的,都在这里...

2023年度个税汇算2024年3月1日起开始——便利化举措更多“一老一小”优惠加码

2023年度个税汇算2024年3月1日起开始——便利化举措更多“一老一小”优惠加码

  一年一度的个税汇算又要开始了。近日,国家税务总局发布《关于办理2023年度个人所得税综合所得汇算清缴事项的公告》,明确2023年度个人所得税综合所得汇算清缴办理时间为2024年3月1日至6月30日。   哪些人需办理个税汇算?个人所得税年度汇算是指纳税人需汇总上一年...

2023年薪·动中国第六季全国巡讲——上海站盛大落幕

2023年薪·动中国第六季全国巡讲——上海站盛大落幕

  2023年 7月5日,HR乾途高峰论坛人力资本管理的机遇、赋能与创新专家巡讲薪动中国第6季第二站,在上海市黄浦区汉口路740号人民广场扬子饭店盛大落幕。 本次活动吸引了众多人力资源从业者和专家前来共同参与,为 人力资源领域带来了新的启示和思考。...

MBM思享汇姚宁先生:个人所得税年度汇算清缴政策解读

MBM思享汇姚宁先生:个人所得税年度汇算清缴政策解读

  MBM思享汇是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管理学硕士项目品牌系列活动,旨在为师生搭建教学相长的思想互动平台,聚焦学术及行业前沿,共享蕞新资讯,为个人和企业赋能。   近日,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管理学硕士项目MBM思享汇邀请到新经济领域资深财税实务专家姚宁...

「个人税务筹划」企业个人所得税纳税筹划

「个人税务筹划」企业个人所得税纳税筹划

  欢迎来到深圳注册公司万事惠一站式服务平台!   个人纳税筹划:企业个人所得税筹划   近年来,随着老百姓的收入逐年增加,个人所得税也成了大多数人常涉及的税种之一。个人所得的税收筹划就成为生活中一个比较热门的话题。如工资薪金所得,它是指个人因任职或者...